布林带(Bollinger Bands)是一种技术指标,常用于交易分析。它与通道线类似,主要区别在于通道线是固定距离(%)从移动平均线绘制,而布林带则是根据标准差的距离来绘制的。标准差是波动性的一个衡量指标,因此布林带能够自我调整以适应市场状态。当市场波动加剧时,布林带会扩宽,而在波动较小的时期则会收窄。
布林带通常会绘制在价格图表上,也可以添加到指标图表中。与通道线相似,布林带的解读基于价格通常会保持在带的上下边界之间。布林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宽度会随着价格波动而变化。在价格剧烈波动的时期(即高波动性),带会扩宽,给价格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;而在价格波动较小的平静时期,带则会收窄,限制价格的波动范围。
以下是布林带的一些特性:
- 价格在波动性降低时,带收窄后往往会出现剧烈的价格变化;
- 如果价格突破上轨,通常预示着当前趋势将继续;
- 如果在带外出现的高点和低点被带内的高点和低点所跟随,可能会出现趋势反转;
- 从带的某一条线开始的价格运动,通常会到达对面的线。
最后一个观察结果对预测价格的支撑位和阻力位非常有帮助。

布林带指标
计算方法:
布林带由三条线组成。中间线(ML)是普通的移动平均线。
ML = SUM (CLOSE, N) / N = SMA (CLOSE, N)
上轨(TL)是中间线加上一定数量的标准差(D)。
TL = ML + (D * StdDev)
下轨(BL)是中间线减去相同数量的标准差。
BL = ML - (D * StdDev)
其中:
- SUM (..., N) - N期的数据求和;
- CLOSE - 收盘价;
- N - 计算中使用的周期数;
- SMA - 简单移动平均;
- SQRT - 平方根;
- StdDev - 标准差:
StdDev = SQRT (SUM ((CLOSE — SMA (CLOSE, N))^2, N)/N)
建议使用20期的简单移动平均线作为中间线,并将上轨和下轨绘制在其两条标准差的距离外。此外,少于10期的移动平均线效果不明显。